【知识科普】听力障碍儿童想说话?父母:闭嘴,听我的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0-17岁听力障碍人群有58.1万,其中0-6岁听力障碍儿童13.7万,每年由于各种致病因素新增听力障碍儿童约2.3万名。

由于听力障碍,很多儿童在感知、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健听儿童的特征,在很多人看来,听力损伤让儿童失去了正常成长的能力和机会。这种说法虽然稍显绝对,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听力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由于听力系统又是语言能力的必要前提,所以听障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缺失和滞后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

语言习得离不开健全的听力系统,没有了听力,大脑与外界的声音信息也就断绝了通路,于是大脑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某种声音,因此也就无法在日积月累的声音刺激中对某种声音形成特定意义,孩子也就无从谈起对语言的模仿和学习。

尽管目前听障儿童可以在出生后经由听力筛查发现,但是,某些因病、外伤等问题造成的听力损伤却容易被忽视。

—— 听障儿童的这几个特点需要我们熟悉 ——

1.感官信息加工不完整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痛觉、嗅觉、运动觉等,人类对世界的知觉是这些感觉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但由于听力系统的缺失,所以听障儿童只能长期用视觉、触觉等感官去代替听觉。而这种缺乏听觉信息加工,不易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极易拖累孩子其他方面的发育,比如智力、认知等。

2.注意力无法集中

虽然听障儿童已经佩戴了助听器,但习惯于视觉注意的他们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反应时间教听力正常儿童延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无法长时间保持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极容易因为视觉注意过于频繁而走神。

3.缺陷补偿

听障儿童除了听觉外的视觉、触觉、运动觉等感觉与健听儿童并无二致。

或者说,正是由于听力的丧失,他们会用其他感觉去代替听觉来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尤其是视觉的运用。很多人以目代耳,更多地利用视觉来进行比较初步的语言理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视觉等其他感觉并不能完全代替听觉在成长中的作用,其补偿意义是有限的。

说了这么多,大朋友们应该也了解听障小朋友们的困难了,这就提醒我们更要及时带孩子进行语言矫正,并结合科学的家庭训练,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恢复语言能力,更好地回归社会。

而这其中,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你们是小朋友语言大门的守护者,也是听障语言恢复的最佳辅助。所以,专业的听障语训很重要,但父母的参与仍然不可或缺。


——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这样做 ——

1.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

单一语境可以说是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的基础要求,多种方言混杂的家庭会使孩子思维混乱,进而导致语言混乱,甚至在语言矫正初期就造成“失语症”

2.保持耐心,语言学习资料丰富

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孩子语言能力落后同龄人太多,就渐渐失去耐心,强行给孩子灌输大量语言,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更为严重。

家长在训练孩子语言能力时,要时刻保持耐心,听障儿童的语言习得速度自然比不上健听儿童,但经过科学的“语言矫正+家庭训练”模式也是可以逐步追赶上的。

另外,平时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儿童节目或听些歌谣,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亲自给孩子讲故事书,这样“语言+文字”的结合能加速语言能力的恢复。

3.注重孩子的社交

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交往,所以人们不仅能利用语言传递信息,还能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接收到更多的信息。

对小朋友来说,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比较有共同语言,他们说话的积极性也会比较高。所以家长们不妨平时多带他们出去走走,鼓励孩子与同龄人进行交流,有助于口语能力的恢复和发展。

武汉艺萌医院助听器验配提醒您,一定要正视孩子的听力问题,尽早寻求正规的听力及康复机构进行验配及康复,祝您的孩子尽早康复!


  • 027-87254291
    027-88868493
  • 武汉市武昌区梅苑路3号